|
原水类型及水质分析原水成分是确定适宜的水处理工艺、选择适合的水质处理流程、进行水处理设备计算的重要基础资料。 1、 PH值 原水PH值反映了原水的酸碱性。PH=7为中性;PH=0~7为酸性;PH=7~14为碱性。PH的变化影响离子的脱除率即系统的脱盐率变化。 2、 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含量(TDS) 电导率是表示水中溶解离子导电能力的指标。电导率是测量水中离子浓度的便捷方法,但不能反映离子的构成。电导率随离子浓度增加而升高。 TDS(总溶固体含量)是过滤掉悬浮物及胶体蒸发掉全部水分后剩余的无机物。TDS值可以用测量仪直接测量,或者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然后转换成TDS值。 3、 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硬度单位是mg/L以Caco3计。对于硬度和碱度都较高的水源,预处理工艺中应特别注意防止Caco3结垢。 4、 浊度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 5、离子成分 水中溶解的无机盐,其阴阳离子结合后形成的难溶盐或微溶盐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溶解度,在RO系统中随着进水不断被浓缩,超过其溶解度极限时,它们就会在RO膜面上结垢。常见的难溶盐为CaCO3、CaSO4,其他可能会产生的化合物为CaF2、BaSO4等。如果水中的阴阳离子可以形成以上难溶盐或微溶盐,其预处理必须考虑结垢控制措施,防止难溶盐或微溶盐超过其溶解度而引发沉淀与结垢。 6、 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反应的碱性物质的含量。碱度主要表征水中的重碳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离子含量,分为酚酞碱度和总碱度。 不同类型的水源对应不同工艺的预处理和不同型号的膜元件,对于不具备水质分析的小型工程项目,可参照相同类型水源的已投入运行的项目的预处理进行设计,但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水质全面分析。
|